更新时间: 2022/05/28 浏览数: 1075
目前,我国身高管理理念普及率低,很多家长存在误区,对儿童身高管理的知识普及任重道远!
据统计,家长们对孩子生长发育情况的监测以及其具体含义重要性的理解不容乐观。
87%的家长没有监测孩子身高的习惯,不能及时发现孩子身高的异常,只有20%的家长经常过问孩子身高并进行检测和记录。
当孩子出现每年身高增长不足5厘米、比周围同龄的孩子矮半个头、总是坐在教室第一排的时候,90%的家长选择盲目等待,或者坚信孩子会晚长,从而错过了最佳的干预时期。
今年高考成绩出来后,成绩优异的成成也不负众望的拿下了高分,本该开心的一家人,却焦急的奔走在医院。
原来成成的志愿是报考军校,分数线是达标了,但161cm的身高却被卡在了理想学府的门外。妈妈带他来到北京的医院,医生先让拍了骨龄片,结果显示骨骺已经完全闭合了,医生告知,孩子的身高已经定格了,没办法再长高了!
妈妈不甘心,拿着检验结果又跑了其他医院,得到的都是同样的答案。妈妈自责的说:“都是因为我和家人的老观念,想着孩子会晚长,没想到现在耽误了孩子的前途,这孩子从小就有主见,立志要考军校,学习一直非常努力,但是现在却因为我们的无知,让儿子错失了梦想!”说着说着,妈妈控制不住的哭了起来。
矮小不仅给孩子的生活、学习带来诸多不便,还会给孩子以后的升学、求职、婚恋造成影响。很多孩子,因为身材矮小,导致自卑、抑郁等心理障碍,不仅会进一步阻碍孩子的身高发育,甚至会对其表达能力与社交能力带来严重影响。
什么样的身高算是矮小?
身高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是有一个相对的范围。医学上用百分位法或标准差法来判定孩子是否属于矮小。即身高低于同种族、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身高的第3百分位数,或低于2个标准差(-2sd)以下,医学上称之为矮小。
孩子的身高增长有规律吗?
儿童的生长发育是有规律的,正常儿童不同时期生长速度不同:
一般足月出生时身长50厘米,生后第一年增长25厘米,第二年增长12厘米左右;第3年至青春期前每年平均5-7厘米;青春期平均每年增长7-10厘米,持续2-3年。
一般孩子3岁以前每年生长小于7厘米,3岁到青春期前每年生长小于5厘米,青春期每年生长小于6厘米时,就认为生长速度减慢,应及时就诊,及早治疗。
造成矮小的原因有哪些?
生长激素缺乏
当体内不能分泌足够的生长激素时,会导致身材矮小。
其他激素原因
甲状腺激素缺乏(先天性甲低)
过多的皮质激素(库兴氏综合征)
非激素原因
特发性矮小:相当一部分身材矮小的孩子,经过检查后找不到矮小的原因,生长激素也不缺乏,称为特发性矮小。
性早熟:女孩在8岁前,男孩在9岁前出现第二性征,或者进入青春期后骨龄生长过快,可能会导致孩子骨龄超前,骨骺提前闭合,长高时间缩短,造成身高落后。
特纳综合征:女孩由于染色体病变导致的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
宫内发育迟缓、早产:胎儿出生时的体重和身高低于其同胎龄平均值的第10百分位以下。
一般几岁开始 停止生长?
一般来说,女孩15岁、男孩16岁左右,骨骺就已经接近或达到闭合状态,身高也就失去了线性增长的空间。
生活中存在哪些长高误区?
女孩从乳房发育到来月经前(11-12岁),这个阶段是身高增长最快的时期,通常来月经后身高增长变慢,生长空间只剩4-6公分。
男孩从阴茎增大至变声前(12-14岁),这个阶段是身高增长最快的时期,男孩变声、长胡须就代表发育基本成熟,之后身高只能增加8-10cm。
最终的身高,父母遗传占70%左右,还有30%左右则与营养、运动、睡眠、情绪等息息相关。家长应随时关注孩子的生长情况,一旦发现明显偏矮、早熟、肥胖等异常情况,应及早带孩子到专业的小儿内分泌专科就诊,由专业的医师评估儿童的发育状况,规范治疗。
3-12岁是矮身材干预黄金期,应及时就诊,及时治疗,早治疗效果好,越早治疗骨骺的软骨层增生及分化越活跃,孩子生长的潜力及空间越大,对治疗的反应越敏感,生长效果就越好,成年后的最终身高也越理想。
早治疗费用低,孩子的年龄越小,体重就会较轻,用药剂量就会越小,花费就越低。
健康就诊地址:商城县人民医院门诊楼二楼西侧儿童保健科
咨询电话:0376-7973200
版权所有:Copyrights © 2020 www.scxyy.cn All Rights Reserved 商城县人民医院
ICP备案号:豫ICP备19025937号-1 豫公网安备41048202000000号
技术支持:河南微监